搞好竹鼠的饲养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增强竹鼠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竹鼠的繁殖惠和幼仔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竹鼠的日常管理工作要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搞好清洁卫生
饲养舍和饲养池在每天上午九点以前要清扫一次,清除残食和粪便,并在每天傍晚投料前清洗好饲料盘后沥干,以待第2天使用。打扫卫生时要注意查看竹鼠的健康状况,同时,切勿惊扰哺乳期母竹鼠。
2.经常检查竹鼠的健康状况
除在打扫卫生和投喂食物日要注意检查竹鼠的健康状况外,每天还应至少作一次全场的彻底巡查。在检查时检查竹鼠的健康状况。
3.科学饲养
(1)给竹鼠投喂的饲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多样化;
(2)干湿饲料要进行合理的搭配,以保证竹鼠能够从饲料中吸取足够水分;
(3)每天定时投喂;
(4)饲料投喂量根据各个不同生理阶段竹鼠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季节来调整;
4.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在盛夏和初秋的酷暑季节里对竹鼠池舍的防暑降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搞好防暑降温工作不仅能防止竹鼠中暑,而且还能降低因酷暑而造成对非成年竹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还能保证种竹鼠的正常繁殖。
5.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在严冬和早春的寒冷季节里对竹鼠饲养池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是很重要的。
6.保证通风透气
要经常保持饲养舍内通风透气,各竹鼠饲养舍都应经常开启门窗,以保持饲养舍内空气的新鲜度。
7.保持环境安静
保持竹鼠饲养舍内的安静,尤其是在繁殖高峰期。
8.保持环境干燥
经常保持饲养舍和饲养池内干燥,尤其是在梅雨季节,更要做好除湿防潮工作。主要采取的除湿防潮措施有:经常保持舍内通风透气,保证竹鼠饲料水分含量适中,以保持饲养池的干燥。在梅雨季节或回潮季节,要在关闭门窗的同时,在舍内放置生石灰,或采用除湿机除湿。
9.掌握正确的捉拿方法
千万不要用手去抚摸那些驯化程度不高的竹鼠的头吻部。在捉拿竹鼠时,也不能抓头、身和脚。正确的捉拿方法是:在捉拿时应悄悄接近竹鼠,避免惊扰。用手指抓住竹鼠的颈背皮肤或抓尾巴将其提起来,并做到轻拿轻放。如果要给竹鼠吃药或打针,最好采用特制的竹鼠保定铁夹(可用厨房火钳改制)夹住颈部。
10.掌握正确的合群方法
竹鼠主要依靠气味进行“化学通讯”。陌生青年或成年竹鼠突然合群时,先是互相闻味。如果气味不投,则会相互残杀,打斗不休,但陌生幼年竹鼠合养时,则很少打斗,只有在抢食、闻到特殊气味或受到强烈刺激产生惊恐时,才会互相撕咬。
11.做好安全防患措施
竹鼠的出逃已经外人的偷盗,都应做好安全防患措施。
12.严格实行卫生防疫制度
饲料卫生、鼠池卫生、用具卫生、饲养员自身卫生、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防疫工作。
13.定期驱虫
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对3月龄的幼竹鼠或4月龄的青年竹鼠进行一次集中驱虫。在每年的春、秋季分别对成年公种竹鼠和空怀母竹鼠进行集中驱虫,防止寄生虫相互感染。但是,处于怀孕期和泌乳期的母竹鼠以及3月龄以下的幼竹鼠均不能进行驱虫。
驱虫的注意事项:①使用驱虫药要对虫下药,即驱什么虫用什么药,不能盲目用药驱虫,这样不但收不到效果,而且还会带来不良的副作用;②决定用药驱虫时,应进行驱虫试验,即先选择中等体重的竹鼠做实验服药,当证实安全有效时,方能进行大批竹鼠的驱虫;③用药量要准确,用量少了,驱不出虫,而用药量多了,会发生中毒;④要反复驱虫,目前使用的驱虫药,杀灭成虫的效果极好,但杀灭幼虫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在第一次驱虫7~10天后再驱虫1次,以杀灭幼虫变成的成虫,做到彻底驱虫,确保竹鼠的健康。
14.做好生产记录
饲养竹鼠的生产记录是进行生产成本核算、选种选配、改进饲料配方、完善科学饲养管理的重要依据。